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我说两句 > 今日话题 > 民生评论

今日话题

话题互动

往期话题

开放生育政策,天塌不下来!

来源:搜狐社区[查看]  作者:孤独的草原狼

  关于我国人口计划生育的成就赞美太多了,而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批评反思却成了学术界不能公开的敏感“禁区”。其实,这是我国三十年人口计划生育的“副产品”。三十年来计划生育广泛深入地宣传“洗脑”,已彻底改变了国民对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看法:我国众多的人口已成为“洪水猛兽”。因为有了这种对我国人口数量的“妖魔化”,所以,才有所谓讨论计划生育政策的敏感“禁区”,才有了仿佛一谈论计划生育政策,就会“天下大乱”,就会出现不可挽回的人口生育大反弹,天就会塌下来!

  对于我国人口数量问题,国人的认识从早年无条件信奉“人多力量大”走到今日“人多是负担”的极端。最为有力的明证就是,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平民,人人都会算笔人口帐!在这个人口账中,人口数量无论是作为分子,还是作为分母,都被当作“负担”而彻底的“妖魔”化了。我国人口数量问题这种判定的简单化以及“人均分母效应”方法的滥用,使得中国人口数量成为问题之源、万恶之源。时下流行的我国人口数量认识观恰与我们曾经大肆批判的马尔萨斯人口观同出一辙,一不留神我国现行的人口计划生育主张成了彻头彻尾的马尔萨斯主义了。

  目前我国的人口形势如何?有关部门做出了“自相矛盾”的判定,在论及成就时指出,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进入了低生育率水平国家的行列。但在判定今后人口形势时又指出我国人口“低生育水平反弹势能大”,要“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率。一方面是“历史性的转变”,另一方面是“反弹势能大”,真是“面面俱到”。谁是当今社会婚育的“主力军”?谁会“颠覆”低生育率水平呢?毫无疑问,80后是当今社会婚育人口的主流,从生长发育的生物年龄上看他(她)们正陆续进入生殖力旺盛期(20-29岁);从生命历程的社会年龄看,他(她)们正进入高等教育、恋爱结婚、就业期;从社会变迁的历史年龄看,他们是改革开放与独生子女政策下的一代人,是新思想、新观念下成长的一代人。他(她)们会“颠覆”低生育率水平吗?不会!诸多研究已经表明,不仅他(她)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而且他(她)们的婚育时代也与60、70后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相反,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支持所谓“低生育水平反弹势能大”这样一个结论。有关部门的证明除了列举一些个案,再就是不断重复20多年来惯用的老套逻辑,即现在是一孩政策不少人都要生两孩,如果给两孩政策就会要生三孩了,所以一旦放开生育政策,生育水平就会反弹,且超过更替水平导致人口数量增长失控。从逻辑推论上讲似乎是有道理的,但是,这种逻辑推论的荒谬之处在于:这是在一个违背事实和一个不真实的假设条件下,演绎推出的一个不可能“真实”的结果,而这个不可能“真实”的结果又成为他们继续坚持现行生育政策的“有力”论据。

  如今在我们这个社会,对于同性恋是宽容的,选择单身、选择丁克也成了一种“时尚”,一孩家庭的少子化趋势也日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生育“二孩”反而成了违法超生,选择生育三孩及以上的多孩更是成了“大逆不道”,这多少背离了在一个现代社会中个体行为趋向于差异性、多样性选择的客观规律。现在我们做这样一个设想,假定有一批育龄妇女,如果其中有3%最终选择了单身,有5%选择丁克家庭,15%选择一孩家庭(这样的假定比现实要低),剩下的77%就都要选择二孩甚至三孩,例如65%的妇女选择二孩,12%的选择三孩,这样一个多样性选择最终结果是这批妇女的平均孩子数也仅为1.8。在当今现实社会中人们是越来越倾向于少生,能否维持较高生育二孩及以上的比例反倒成了问题。因此,在新人口形势下,我们需要认识到,重要的不是放开生育政策后生育水平会不会出现反弹,而是放开生育政策后,会有多少人愿意多生。

  今日倡导开放生育政策,一方面是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关注民生权益的实践;另一方面,则是遵循人口自身变化规律、遵循人口与发展的关系规律,实现国家繁荣和民族昌盛之梦。

用户:  匿名  隐藏IP

 

看图说事

网友精彩评论

9179
人推荐

总理啊 我住在偏远的北方城市、住着四手以上的小房子、骑个二手的摩托车、娶个二手的媳妇,还总跑。工作有今天没明天、社保没有、医保没有、老爹老妈身体还不好,都快到不惑之年了 都不敢要孩子。您说我啥时候能活...——评[温家宝: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8744
人推荐

感人的东西尽量少一点,合理合法的东西尽量多一点——评[温家宝: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7865
人推荐

谁能保证这个孩子的病能治愈?若是不能那不是害了孩子吗?一个姑娘终身挂个粪代?走到哪都让人烦?那还是人达的日子吗?并且还有其它的病,终身不能劳动,那个时候谁去照顾这个孩子,那个家庭为了治好这个孩子得花多...——评[志愿者夜救无肛女婴续 家人强接病婴回津引质疑]>>

6508
人推荐

呵呵,评论很现实,但不是三成,基本是没有考勤劳致富的!如果按劳分配,富豪们等几万辈子才能赚到那么多钱啊!一查一个准,在中国,劳动力不值钱!不黑、不狠、不骗、不贪、不腐能致富吗?——评[中国财富向少数人高度集中 凭劳动致富者仅三成]>>

6465
人推荐

嫖娼的后果啦!! 不怕得艾滋就也要不怕家庭破裂!! 不过打老人就不对了!——评[丈夫嫖娼忘穿内衣裤露馅 妻子怒赶公婆出门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