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我说两句 > 今日话题 > 民生评论

今日话题

昨日有知情人士透露,方宏进早在东方卫视任职期间就已从商,并且个人经济问题由来已久。还有央视的工作人员透露,当年方宏进也因经济问题被央视“劝其离开”...

查看更多话题>>

话题互动

您如何看方宏进“诈骗门”?
选择一:其实就是委约,夸大了 选择二:为了钱毁了一世清明 选择三:当名人一定要自律啊

方宏进:这些事情就随它去吧!

前央视名嘴、现东方卫视主持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先后主持过《观察与思考》、《东方时空》等名牌新闻评论栏目。特别是自他主持以“用事实说话”为宗旨定位的《焦点访谈》之后,“焦青天”的美誉便不绝入耳。方宏进有幸成为时代的“宠儿”,其严肃、稳重的主持风格在亿万中国观众心目中生根发芽。
  
  《红楼梦》云: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评议本身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笔者认为:冷静可以弱化情绪。“方宏进被捕事件”,炒作抑或真相,是对奔波存活于文化产业大众化背景视域下的我们是否具备思辨智慧和理智心态的考察检验。


曾几何时,阮玲玉之死留下“传言杀人”的“警世通言”,让我们触摸领略到公众对恶语中伤、造谣生事者的出离愤怒和道义谴责。当今时下,无病呻吟、炒作造势却是娱乐演艺圈子里不成文的游戏规则:××门事件、××嫖娼风波,诸如此类,花边新闻,负面报道如雨后春笋、势如破竹。更有甚者,媒体与名人不谋而合、“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自我搞臭者屡见不鲜,好个沧海横流、日月无光。试问:公众人物、演艺名人如此自作多情、作秀招摇为哪般?对曰:唤起公众尘封许久的记忆,捕捉公众青睐关注的眼球,提醒公众“勿忘我”,从而达到忽悠公众、提高访问量、增加人气指数的不可告人目的。这种拿公众当猴耍、“强奸”民意的伎俩或司空见惯,或花样翻新,却逃不脱“谎言重复千遍就会变成真话”的窠臼。
  
  前不久,央视名记者柴静不也卷进“丑闻”漩涡了吗?这纯属子虚乌有。当作为央视名嘴的方宏进被捕的新闻出炉后,不免“一石激起千重浪”,引得众说纷纭、品头论足。可见,“娱乐拒绝寂寞冷清,名人意味炒作热闹”的潜规则是不折不扣的“喻世明言”。当然,可能有相当部分沉着理智的公众并不买账,一笑了之。在这里,“谣言止于智者”成为名副其实的“醒世恒言”。

用户:  匿名  隐藏IP

 

看图说事

网友精彩评论

9179
人推荐

总理啊 我住在偏远的北方城市、住着四手以上的小房子、骑个二手的摩托车、娶个二手的媳妇,还总跑。工作有今天没明天、社保没有、医保没有、老爹老妈身体还不好,都快到不惑之年了 都不敢要孩子。您说我啥时候能活...——评[温家宝: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8744
人推荐

感人的东西尽量少一点,合理合法的东西尽量多一点——评[温家宝: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7865
人推荐

谁能保证这个孩子的病能治愈?若是不能那不是害了孩子吗?一个姑娘终身挂个粪代?走到哪都让人烦?那还是人达的日子吗?并且还有其它的病,终身不能劳动,那个时候谁去照顾这个孩子,那个家庭为了治好这个孩子得花多...——评[志愿者夜救无肛女婴续 家人强接病婴回津引质疑]>>

6508
人推荐

呵呵,评论很现实,但不是三成,基本是没有考勤劳致富的!如果按劳分配,富豪们等几万辈子才能赚到那么多钱啊!一查一个准,在中国,劳动力不值钱!不黑、不狠、不骗、不贪、不腐能致富吗?——评[中国财富向少数人高度集中 凭劳动致富者仅三成]>>

6465
人推荐

嫖娼的后果啦!! 不怕得艾滋就也要不怕家庭破裂!! 不过打老人就不对了!——评[丈夫嫖娼忘穿内衣裤露馅 妻子怒赶公婆出门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