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素不相识的胖子一走,小贾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才仅仅是刚开了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像这种不约而至的门客差点踏破了小贾家的门槛!
这不,胖子走后两天,又来了个瘦子。主客双方没聊几句,话题迅速从养蛐蛐转到蛐蛐罐上了,瘦子开门见山说要看看小贾新淘弄的宝贝蛐蛐罐儿。
怎么地球人都知道小贾收一蛐蛐罐的事了?这位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聊蛐蛐是假,看蛐蛐罐是真,可这位到底是真懂还是假懂呢?人不可貌相,万一来的是真佛呢?小贾磨磨蹭蹭地拿出了自己的罐儿,谁知这位看了几眼当场就评论上了:这个东西我见过,这现在高仿做旧赝品多了。
这瘦子的口气比上回那胖子还不客气,而且话更不中听!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小贾心里这叫别扭啊,哎,真后悔自己多嘴,把自己宝贝罐子的事满世界都嚷嚷出去了,一下招来这么多低价骗宝的主,这不成引狼入室了吗?
可烦归烦,客人上门你也不能拦着呀?这天,家里又来位白白净净的胖子。 有了前几次的经验,小贾迎宾待客时话里话外都提防着,他倒要看看今天这位不速之客想唱哪一出。
通过察言观色,小贾觉得这人看来是实心实意来交流心得的虫友,人家提出让自己看虫,小贾就从对方箱子里摸出一个罐来,定睛一看顿时傻了——这罐怎么和自己那宝贝罐子一模一样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看来这位来头不小,这罐会不会就是传说中和自己那罐正好配对的吧?
白胖子说:这个盆的样子挺好,自己特别喜欢这个仿古的盆,是前一阵儿上石家庄,从一个贩子手里边,花一百二买的。听完这段来龙去脉,小贾可沉不住气了,他急忙拿出自己的那只宝贝罐子一这么一对比,哟?果然分毫不差!
白胖子猜测说:这两个罐子确实挺像的,是不是一炉出来的。哥,你这个罐子也从石家庄买的?
来客说得是有鼻子有眼从容不迫,小贾听得是心乱如麻坐立不安—— 一只是自己奉若至宝的藏品,另一只人家当破罐烂养的地摊货,信谁的?是自己买了假,还是对方不识货?
这时候的小贾,是真不乐意相信自己买了高仿的假货!现在唯一的希望,只能把宝押在老徐身上了,是真是假,就听老徐一句话了!于是,小贾是天天追着给老徐打电话!
又过了几天,救星一样的老徐终于光临寒舍了!经过对器型、包浆、泥质、刻花等诸多方面的辨别分析,老徐给出了鉴定结果——小贾花一万多元买来的这只稀世珍宝,实际上就是一高仿的假货!
自从老徐鉴定完蛐蛐罐,小贾还残留存一丝侥幸的心理——会不会胖子买的那个是高仿的假货,自己那只是真的呢?还有,这老徐毕竟是半路出家,算不上真正有资历的古玩鉴定专家,万一老徐看走眼了呢?但俗话说的好,“君子不立于危樯之下”,事已至此,小贾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是阿Q精神,纯属自我安慰,太不靠谱!靠谱的是,趁鉴定结果还没从老徐嘴传出风去,自己赶紧把老罐给卖了,能捞回几个是几个吧!可问题是,一只以假乱真的罐子卖谁去呀?
还得说小贾见过市面经历过风雨,懂得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道理。买主倒也不是没有,最合适的人选,就是第一个来家里不懂装懂开价三千那胖子,就他出价最高啊,三千卖一高仿,让他凑合拿去玩吧!
可没想到,胖子直接杀价到两千五,最终,小贾花一万多元买来的富有传奇色彩的蛐蛐罐,又以两千五百元的价钱转手卖给了胖子。
现在,翻回头再想想整个事件的经过,也又很多让小贾匪夷所思之处!自从收了那只宝贝罐,家里接二连三走马灯似的不速之客,难道真都是闻风而来骗宝的玩家?最后那胖子带来的和小贾一模一样的罐子,真的是从石家庄地摊上淘弄的?这一切难道真都是巧合?还是幕后另有高人操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