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8日15时左右,广东省湛江市下辖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发生凶杀案。
2010年4月29日上午9时40分,江苏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一起伤人事件。
福建南平惨案制造者郑民生被依法执行枪决6小时之后广东雷州再发校园惨案,然而当我们还在惊讶与惶恐之余,第二天上午江苏泰兴一幼儿园又发伤人事件,我们彻底震惊了!为什么校园黑手频现?如何才能终结校园惨案?
校园黑手频现,犯罪具有传染性
犯罪专家认为,在特定的情况下,犯罪是有传染性的。一种犯罪发生后,这种犯罪有可能被仿效而形成复制效应。潜在的罪犯从别的犯罪中受到启发,从中去发现、研究作案方式和作案手段。因为是突发案件,所以,陈康炳为什么要制造校园血案,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从目前的信息看,发生血案的两个校园相距千里,没有发现二者有什么联系,不能说后一个行凶者陈康炳是受到了郑民生的“启发”。但是,即便如此,此类恶性案件接连发生,再次提醒社会,有必要警惕南平血案所可能存在的犯罪传染性,清除校园恶性案件发生的“毒素”,将学校打造成世界上最安全的堡垒。
心态扭曲如“定时炸弹”
现在,心理有障碍的人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成长环境造成部分人有怪癖的性格和过于自我的处事态度,加上面对工作、家庭、婚姻等一系列问题带来的压力日趋增大,一部分人就出现了压抑、烦躁、悲观厌世。而那些存在心态扭曲、悲观厌世的人,一旦遭遇不公、挫折、羞辱或其他意外,便随时有可能给身边人和社会带来危害。因个人遭遇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进而报复性恶性杀人案件近年来在中国时有发生。如: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2009年11月,家住北京大兴的李磊杀死全家六口人;2010年2月,天津张义民劫持大客撞死9人等。
抑制报复社会犯罪,解决民生是首位
要抑制报复社会犯罪,解决好民生问题都是第一位的。例如,建立广泛的社会保障,给弱势群体建立一个不致绝望的生存底线;打破各种掠夺体系,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对工人的扫地出门、医疗房产等领域对百姓财富的掠夺等。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社会边缘人的物质救济和精神帮助,使他们能有尊严、有希望的生活下去。此外,也应采取各种办法,使社会各阶层之间更容易流动、更有规则的流动。只有合理化流动的加强,才能消解官民之间、贫富之间、强弱之间的结构对立。
惨案频现,急需加强校园安全监管
美国、日本都有校园安全的相关法律,但我国在这一领域尚属空白,我国急需制定一部《校园安全法》,让学校成为一处“安全有绝对保障的地方”。 然而,将学校纳入到司法的保护之下,固然是一种值得借鉴的举措。可是,广东湛江和江苏泰兴凶杀案的结果却提醒我们,至少还有两个方面应该改进管理:其一,警察安保进驻校园仅仅是一时之策,能否成为一项长期的根本制度呢?其二,仅仅是保护校门口与上学路上还远远不够,湛江和泰兴的这两起案子,便是发生在校园里面!显然,校园安保工作是个庞大的工作体系——能时刻防止那些可疑分子靠近学校与学生,确实是一项比较艰难的工作。
闯入校园的凶手的行为和动机,值得人们思考。为什么有些人会产生这种针对弱者的暴力思维,更值得有关方面研究分析。不可否认的是,处于转型社会,许多事情让人们猝不及防,一时也难以消弭这个时期的各种矛盾与纠结。因此,不仅要重视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类似暴力思维,还应采取各项措施,预防和遏制这种暴力行为。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只有守住校园的大门,社会信心才不会跟着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