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快男成都海选时,评委被一个柔弱的女声惊倒。出场的刘著身穿黑色小西服、超短裙、黑色袜,妆容精致,表情羞涩,声音温婉,让许多人大呼简直是个货真价实的女子!
选秀终结“哥时代”、迎接“姐时代”
选秀活跃分子“舞美师”日前在其微博上预测:“著姐”会是今年《快乐男声》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他统计了一下网络留言,认为93%的人都是支持“著姐”的,“而且大多都很讨厌那个评委,看来网友的欣赏能力和包容心还是很强的”。他认为此次选秀终结“哥时代”、迎接“姐时代”。
选秀的走红定律“著姐”占全
“著姐”的出现和走红正遵循了湖南选秀的走红定律。湖南卫视选秀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一届选秀如果没有一个或者几个“个性选手”,这一届选秀的热度便是没有保障的。李宇春、曾轶可,还有如今的“著姐”均不是纯粹的偶然:如果不是节目本身突破审美意识、挑战传统、塑造话题的需求,这些选手完全有可能被“枪毙”于海选的最初。
2005年《超级女声》才真正大红大紫,李宇春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最终,她的胜出,让参赛者和观看者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唱歌固然重要,个性更为重要。如果说李宇春只是拓宽了人们的审美视野,“走音王”曾轶可则完全挑战了人们对“歌手”的接受底线。
2009年,中性和怪音都已不复超越性。于是“著姐”华丽地登场了。迎合着人们对性别越来越宽松的接受态度,只有“著姐”这样的彻底性别颠覆才真正具有挑战性。这是中性的升级版。
大众如何看伪娘 既有人骂也有人挺
在热火朝天的快男比赛中爆出众多“伪娘”后,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有网友说:“这个世界太疯狂了。以前女不再女,现在男将不男了!”有人提到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有网友发言称:“现实中梅兰芳是个儒雅谦逊但很有骨气的男人。而这帮人呢,我不说大家也明白,只会有两种人,要么哗众取宠,要么心理变态。我不反感同性恋,也不歧视异装癖。但我非常反感那些为了出名、为了出位,不惜代价、不顾廉耻的卖弄,这是人性的悲哀!”
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出宽容和接受。“伪娘无罪,有什么不可以,请用正常眼光看待他们。”“支持伪娘,唱歌没有过错,这是歌唱的自由,也是快男的宗旨之一。”“(这是)他们的自由,我们没有资格反对他们。”还有人搬出伪娘文化的发源地日本:“伪娘现象在日本很早就出现了,像早期的日本综艺节目《女装天堂》《日本男艺人变装》就是为伪娘制作的,并不算新鲜。”
为何“伪娘”涌现 是真心还是无奈
“女”为悦己者容,试问“伪娘”们尽情地浓妆艳抹、搔首弄姿是给谁看的?记得《三个火枪手》中曾有一句名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鉴于此,他们是给“人人”看的。这样的连锁反应是,部分“人人”内部的人觉得肥水不应流外人田,也“下水”滥竽充数充当"伪娘",如此这般,"伪娘"也就形成了一种投机的手段,并辐射着整个"人人"团体,大有逐步成为社会主流的趋势。
相信很多"伪娘"本身并不想"娘",但碍于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或是迫于生计,他们选择了这条自以为是的捷径。说白了就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彻底地去迎合一部分人的猎奇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说明了他本身就是一个缺乏实力的弱者,他们的人生若是拥有其他更好的选择,谁愿意来让人当笑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