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我说两句 > 今日话题 > 民生评论

听话的孩子是"打"出来的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家长、教师都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但是,激励和赏识是否就意味着不能批评?学生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该拿他怎么办?教育工作者们开始思考,教育是否有惩戒权?惩戒的范围有多大?谁来给惩戒作裁判?一系列问号摆在了面前。

曾经有某中学学生联合“炒”掉班主任之事在网上议论得沸沸扬扬,学生“炒”教师,并非是教师犯了错误,而是这位班主任不让学生谈恋爱、穿出格的时装。无独有偶,在上海某中学,按学校要求学生必须穿统一校服参加升旗仪式,一个女生没按规定,穿了超短牛仔裤和露脐装,班主任让其回家更换,女生以剥夺上课权利为由,向电视台曝光。焦点一:教师们困惑,这样的学生,该拿他们怎么办?焦点二:教师们说,教师点名批评成绩不好的学生,连名都不准点,是不是取消批评教育这一做法了?焦点三:这样的处罚是不是一种教育?有时的确不能否认这种方式的成效。

有关法律专家表示,点名批评的确侵权,教师应摒弃“为学生好可以不考虑学生感受”的传统观念。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才是适合目前社会需要的教育方法。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里看到私塾先生手拿戒尺,对不听话或不完成规定要求的学生进行处罚,甚至孔老夫子都会采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学生。民间也流传着“不打不成器”的说法。

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社会给他们准备了温暖的襁褓,有时候会出现重不得轻不得的现象。师生关系成了微妙而敏感的话题,稍有不慎,还会引来媒体添上一把柴。因此,除了要有合理而恰当的法律条例,还应创设宽松平等的舆论环境,媒体应从客观、理性的视角看问题。

用户:  匿名  隐藏IP

 

看图说事

网友精彩评论

9179
人推荐

总理啊 我住在偏远的北方城市、住着四手以上的小房子、骑个二手的摩托车、娶个二手的媳妇,还总跑。工作有今天没明天、社保没有、医保没有、老爹老妈身体还不好,都快到不惑之年了 都不敢要孩子。您说我啥时候能活...——评[温家宝: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8744
人推荐

感人的东西尽量少一点,合理合法的东西尽量多一点——评[温家宝: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7865
人推荐

谁能保证这个孩子的病能治愈?若是不能那不是害了孩子吗?一个姑娘终身挂个粪代?走到哪都让人烦?那还是人达的日子吗?并且还有其它的病,终身不能劳动,那个时候谁去照顾这个孩子,那个家庭为了治好这个孩子得花多...——评[志愿者夜救无肛女婴续 家人强接病婴回津引质疑]>>

6508
人推荐

呵呵,评论很现实,但不是三成,基本是没有考勤劳致富的!如果按劳分配,富豪们等几万辈子才能赚到那么多钱啊!一查一个准,在中国,劳动力不值钱!不黑、不狠、不骗、不贪、不腐能致富吗?——评[中国财富向少数人高度集中 凭劳动致富者仅三成]>>

6465
人推荐

嫖娼的后果啦!! 不怕得艾滋就也要不怕家庭破裂!! 不过打老人就不对了!——评[丈夫嫖娼忘穿内衣裤露馅 妻子怒赶公婆出门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