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要】高考意味着高中生活的结束,在高考来临前夕,万州区一中学举行了高中毕业典礼,近900多名学生单膝或双膝跪地,向老师行 跪拜礼,感谢老师三年来的教育之恩。学校领导和参考学生代表,表达了对高考学子的祝福后,主持人宣布“向老师行礼”。话音一落,台下一些高三毕业生真情流露,开始单膝或双膝下跪,面朝主席台上朝夕相处三年的老师们行礼。看到前面的同学跪下,后面的同学开始效仿。短短数秒时间,900多名学生跪下...[我要评论]
纯阳中学政教处处长张洪全称,学生下跪是“自发组织”,那黑压压的一操场学生,步调一致,怎么是自愿?事实上,该校学生向老师行跪拜礼并非首次,该校长期灌输“感恩”理念,学生每天都要做“感恩操”。可见,纯阳中学的学生“自发下跪”,难逃“被自发”之嫌。倘若是学生真情流露,自发组织,无可厚非,可是如此的“自发下跪”真地让人感觉很愚蠢,也是毫无意义的...[我要评论]
尊师重教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孩子升学了,学生、家长总要感谢一下老师,“谢师宴”或“跪拜礼”也就应运而生了。然而,“谢师”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不必非要选择跪拜的方式,哪怕只是为老师留下一段感恩或祝福的话语,只要感情真挚,只要学业有成,将来有所作为,同样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表达感恩之情...[我要评论]
老师可以凭自己的敬业与才华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感激,但就其职业属性而言,老师天生就当拒绝学生感恩。我们心中的老师,应当是一位长者,麦田守望者一样的长者,他要做的无非是给孩子们指出悬崖之所在,并且将每个学生都视作天使,再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插上去的翅膀。有职业精神的老师,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这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基于此种职业精神,老师不需要学生感恩,更不应该让学生下跪。而如此形式的感恩,实在是教育的悲哀,若不见之改之,更为社会的悲哀...[我要评论]
正方:可以提倡。老师平时为培养孩子们付出了很多,跪拜也是一种自古以来我国的传统谢师恩的形式,比起口头感谢、鞠躬感谢更为庄重。
反方:不能提倡。如今现代社会早已提倡人人平等的观念,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互相尊重,且人格也平等,感恩完全可以不用“下跪”的方式体现。 ...[我要评论]
感恩不需要下跪,感恩也不能“被自发”。说到底,感恩只是道德的自觉,是自律而非他律。感谢老师也好,感谢他人也好,都必须听凭个人意愿,否则即是一种道德僭越。一切的做法都只能代表形式,真正的感恩必须由心而发,否则,身已跪,却不知心有无感恩之意,岂不悲哀?!...[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