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社区[查看] 作者:桂心
医改成功要医疗机构百花齐放、医生自由择业、患者自由就医
中国医改成功三要素――医疗机构百花齐放、医生自由择业、患者自由就医
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在于卫生部门通过行政手段排除异己,从方方面面的限制社会开办医疗机构并歧视非公医疗机构,限制医生自由择业,限制病人自由就医,从而垄断了医疗机构、垄断了医疗人才、垄断了患者,最终达到牢牢的垄断医疗市场的目的。在此垄断体制下供不应求,终致看病难和看病贵,使医生、患者都不满意。所以中国医改首先要打破垄断的医疗体制,建立有竟争有活力的市场机制,而市场机制的成功建立离不开以下三要素:医疗机构百花齐放并一视同仁、医生自由择业、患者自由就医。三者缺一不可也!通过以上三点,让患者选择自己想去的医疗机构就医,让患者去淘汰不合格的医疗机构,给医疗机构以生存压力,迫使医院投资者自律,迫使医院提供给患者质优价廉的服务。医院最看重的是口碑,如果医院即看不着患者的病,收费又高,服务态度又差的话,也就是医院的口碑差,自然就没有人去看病,那就让他倒闭好了。
一、医疗机构百花齐放并一视同仁。1.仅保留极少部分公立医院,做到真正的公立,以平衡市场,或搞科研,或治疑难杂症等。2.创造良好的医疗机构投资环境。除极少部分真正公立医院外,其它的想尽办法吸引投资,全方位放开市场让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百花齐放。3.取消各种特权医院、定点医院,各医疗机构一视同仁,公平竟争。让公立与公立,公立与私立,私立与私立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充分的竟争。4.卫生行政部门不要过多干预市场,要做的仅是培育和监督市场,让市场更合理,协调各医疗机构的作用,或是在市场达不到的地方发挥作用。彻底改变重许可轻监督的局面。5.各医疗机构免征各种费用,来体现医疗行业的公益性。6.医疗机构要不全补贴,要不全不补贴,但医院可以通过竟争患者来间接拿到国家的补贴。7.在垄断的医疗体制下,给医疗机构再多的补贴,也不可能让垄断的医疗机构大发慈悲而给患者看病便宜点,给医生多发点工资,而患者和医生的利益只能在市场竟争中实现。正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的那句名言:“我们所盼望的晚餐,不是来自于屠夫、酿酒商或面包师的仁慈,而是来自于他们对自己利益的关心。”所以医疗行业的公益性和其赢利是统一的。
二、医生自由择业。1.彻底改善医生执业环境。打击医闹,保障医生的人身安全。2.取消医生定点注册制和医生执业范围的限定,一医师证全国通用。3.取消国家执业医生开办个体诊所的种种限制,使行医N年国家执业医生很方便的开办个体诊所,为患者服务。3.医生自由择业才能打破医疗人才垄断,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聘请到自己想要的医疗人才。4.解放医生让医生自由择业,才能打破把医生禁锢在一家医疗机构任由医院压榨的命运,医生的价值可以在市场当中充分体现,还可以调动医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5.医生自由择业或多地点择业,可以开阔医生就业面,提高医生待遇,使医疗行业后继有人。6.医生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一视同仁。只有医生自由择业,才能彻底改变一边是很多医生闲置或改行,一边是看病难和看病贵;也只有医生自由择业,才能改变一边是限制医生自由择业和超范围行医,一边是非法行医横行和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也只有医生自由择业,才能改变这样的一个现状――纵然你才华横溢又满腔热情,可进不了医院也开不了诊所,也枉然;纵然你开了诊所而想生存下来也不易;纵然你进了医院,也顶多是带着制度的重重枷锁而被迫成为医院廉价劳动力且又得不到病人理解和支持的奴力。这就是学医做医生的悲哀!
三、患者自由就医。1. 全民一人一个医保卡,并且此卡在全国各地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可一样的刷卡报销,给患者以最充分的自由就医权,让患者去选择质优价廉的医疗机构就诊,并让患者淘汰掉不满意的医疗机构。患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需要的医疗机构就诊。2.国家主要补贴患者,让患者拿钱去自己想去的医疗机构看病,来间接补贴医疗机构。如果哪医疗机构提供了患者认为质优价廉的服务,那就诊的患者自然就多,反之没有病人的医疗机构就会被患者淘汰掉,这样给医疗机构生存压力,迫使医疗机构自律,用好药,还不敢把价钱卖的太高,甚至药品按成本价卖,医院投资者还会严格的约束手下的医生,把患者当上帝一样。同时医院为了生存还会聘请自己想要的高技术医疗人才,各医疗机构竟争人才的结果是医生受到遵重,医生的价值由市场体现了。医疗机构为了生存就要创造自己良好的口碑,让更多的患者就诊,可以间接得到国家的补贴,势必会提供给患者质优价廉的服务,除非医院投资者想自己的医院倒闭,这样就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
以上三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也!
市场是最公平的,也只有市场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需求。计划经济时期,浴池由zhengfu兴办。一个大城市5家浴池,一方面是百姓排大队洗不上澡,另一方面家家浴池亏损。zhengfu不堪重负,企业百姓怨声载道。市场化后,这个城市兴办2000余家高中低档浴池,百姓洗澡不再难,家家有盈利,zhengfu有税收。医疗卫生是个特殊行业,有何特殊?民以食为天,医疗卫生还能大过这个天?粮食供应市场化,天没有塌下来,百姓吃饱了,社会更和谐了。
市场就是竞争,竞争势必带来提高技术、提高质量、强化服务、降低费用。这能否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医疗行业所有的怪现象,都是医疗市场没有放开,医疗体制垄断的结果。
如果医改能彻底的放开市场,就如开饭店一样,只要够格都可以开办各级各类的医疗机构,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并且一视同仁(要不全部国家拨款要不全部不拨款,取消定点特权医院等),医生可以自由流动,国家要补贴钱,全部补贴给患者,让患者自己选择医院,哪医院便宜而疗效和服务又好就去哪看,这样建立公平的竟争环境,让公立医院和公立医院,让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让私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竟争,医生与医生竟争,这样对医生对患者都有好处,医院竟争的结果,要想生存就要向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这样就会重视高技术的医生,然后医生才会在市场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医生间的竟争可以促使医生努力学习钻研医学知识。
总之只有彻底的市场化,才会体现医生的价值,患者的利益才会真正的体现,才会真正的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只有市场化才能促进医院和医生的积极性,最终医患关系才会和谐发展,才会最终实现医改的目标,否则医改再怎样改也不可能成功。
只有做到以上三大点,医生、患者、国家都会满意。
指望社区和农合无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社区医疗和新农合实质就是强迫参合参保人员去自己并不一定想去的比非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又贵的得了大病又报不了多少的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农合只是救活了要倒闭的乡镇卫生院,对没有定点的医疗机构来说制造了新的不公平,而患者没有得到多少实惠,医疗机构明知道是参合参保的就多要点钱,结果是患者花的钱少也少不了多少,或不少,或是花的更多了。
药品降价死说明国家干预价格无法解决问题。
计划经济下的全民医保是死路一条,国家财力不可能达到每个人都保质保量的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还会使医生没有积极性,更会滋生腐败,有关系的在高级医院过度治疗,没关系的在基层医院你也要等上几周几月或几年的,还有其它意想不到的事,所以回到计划经济的全民医保只会使百姓看病更难,那是历史的倒退。彻底的放开市场百化齐放,这样即体现公益性又质优价廉又给医务人员高收入又适当盈利不完美吗?
所以中国医改离开市场化是不会成功的。
医生和患者仅能也只能在真正的市场竟争中得到实惠。利益既得者还是要舍已为民。
医改最迫切的是彻底放开市场使百花齐放――在网上搜索一下。
由百花齐放的个体诊所谈中国医改--------在网上自己搜索一下看看。
没有百花齐放的真市场化医改不可能成功 -----在网上自己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
由百花齐放的个体诊所谈中国医改
一、中国为什么看“小病”不难也不贵,反而很方便也很便宜。
因为个体诊所百花齐放,公平竟争,所以中国人民在看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上不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反而是很便宜又很方便的就看了。
1.个体诊所从审批上来看,实际上的审批比较松,加上一些卫生监督部门以罚代管监督不力,从而形成了个体诊所百花齐放的局面。事实上大多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没有按医师法来严格审批,大多都还是以前搞个体的乡村医师在从事个体诊所。再加之一些非法行医者开办的个体诊所,于是个体诊所就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
2.个体诊所的设备条件所看的病种都相当,因而个体诊所之间不存在着垄断。
3.医疗行业最着重的是口碑,各个个体诊所为了生存,就要树立良好的口碑,不仅要努力提高自己医术,而且价格上也不能太贵了,因为口碑好了,才能有病人找你看病,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反之口碑不好的即治不了病价格又高很难生存下去。最终提供给患者质优价廉的服务。
4.个体诊所因设备和能力的问题上只能在看“小病”这块竟争,却不能和大医院竟争,大医院就处于垄断地位,所以中国在看“小病”这块不难也不贵并且很方便也很便宜,而在看大病上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医院看的,所以看大病就难就贵。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中国的个体诊所这块,对于很多地方没有按相关法来审批和监督暂且不说,(如果真的按现行法来执行,可能个体诊所也要关的所剩无几了吧)就说在个体诊所之间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建立了公平竟争的市场机制,他们之间没有了医疗市场垄断,各个诊所都是实力相当的有竟争能力的小团体,因而在看“小病”这块垄断被彻底的打破了,所以看小病不仅出出门就可以看,并且也很便宜。
但中国的个体诊所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要求相关的配套改革。首先要改变对个体诊所重许可轻监督的局面。再者要给依法开办的个体诊所减负,给个体诊所以免除各项费用的政策支持,总之给个体诊所营造良好的执业氛围,降低医师开办合法诊所的成本(国家执业医师很少开办个体诊所,主因开办个体诊所不能晋升,没有各种福利,更主要的是开办个体诊所要好长时间才能把好的口碑传出去,只有口碑好了才有影响力,才会有人找你看病,再加之个体诊所要受好多相关部门监管,物价局,防疫站,税收,工商费等等,这些部门来了就是要钱的,给钱就没事,反之就有事,所以个体诊所多难以维持经营。也就是说让一个国家执业医师去申办一个体诊所进行合法经营的成本太高,而非法行医者什么也不用出,成本极低,这就造成了真正的国家执业医师很少开办个体诊所,而开办个体诊所的多是没有其它出路的各种乡医。)让国家执业医师乐于从事个体行医,改变个体医生都是乡医一统天下的局面。最终形成规范化的百花齐放的,公平有序竟争的个体诊所。
通过对个体诊所的规范化改革,从而让个体诊所更好的更充分的继续发挥其在解决看“小病”上的作用。其完全可以更好的替代仍为垄断医院所有的重复建设的看病又不便宜的没有设在自家门口的社区服务站的作用。
二、中国为什么看“大病”难,看“大病”贵。
个体诊所因设备和能力的问题上只能在看“小病”这块竟争,却不能和大医院竟争,大医院就处于垄断地位,所以中国在看“小病”这块不难也不贵并且很方便也很便宜,而在看大病上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医院看的,而垄断医院之间的竟争实质是垄断者间的共谋,私立医院因受到不公待遇形不成规模,根本就无力与垄断医院竟争,垄断医院没有竟争上的压力,也就一个人说了算,所以看大病就难就贵。
1.审批民营医院难。当想审批一家自己的医院时,卫生行政部门总是拿当地医院达到了饱和,不再批医院或是不再批做手术医院等借口为名,不给投资者批医院。这是管办合一的造成的,是通过行政手段达到垄断目的。
2.民营医院经营难。民营医院不仅没有国家财政拨款,还要上交给很多相关部门的各种费用,设备跟不上,更主要的是优秀人才因为执业医师定点注册制无法引进,国家对民营医院不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竟争不是在一个起跑线上,所以很多民营医院有时日常开支就很难维持,因此投资民营医院的不多。
3.因现行政策,公立医院不仅享受国家财政拨款,还在设备上,人才上都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在看“大病”这块不是卫生行政部门不让开办民营医院,就是开办起来的民营医院因受到国家不公正待遇又引进不来人才等原因致使上不了规模,无力与垄断医院竟争,对垄断医院不构成威胁,最终大医院的百花齐放的局面没有形成,更不存在着竟争,而是垄断医院之间共谋的垄断。因此在看“大病”这块难又贵。
三、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方案
1.通以规范监督百花齐放的个体诊所解决看“小病”的问题。
2.当前的医院是公立医院不公立,私立医院不私立,而医疗市场又非市场,完全是一个四不象。要彻底改变之。
国家只保留很少部分公立医院,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收入全上交国家,医务人员的工资国家以高于公务员的工资发放。这类公立医疗机构主要进行科研和起平衡医疗市场的作用。其余医疗机构全部改制。放开医疗市场,大力支持兴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只要够条件谁都可以办医院,改变重许可轻监督的局面,使之真正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取消医师定点执业制,卫生人才自由流动。医疗机构担负公益化的角色,因此还要像以前一样,免征医疗机构各项费用。
最终形成公平有序的真正市场化的医疗新格局,使政府的真正的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竟争,私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竟争,公立医院与公立医院竟争。
通过市场竟争提供给患者的就是质优价廉的服务。只有竟争才会有动力。
3.通过大力发展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育市场形成,使之形成百花齐放有竟争实力的公平竟争的各个团体,解决看“大病”的问题
医疗行业引入市场机制是医改成功的关键,如果抛开市场化的医改,吃大锅饭,不仅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办事效率低下,服务态度也不会好,医疗技术也将停滞不前。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将出现问题。下面引用一篇文章进一步说明医疗行业市场化的重要性:
没有百花齐放的真市场化医改不可能成功
从目前公布出来的几套医改方案看,医改没有真正涉及到医疗体制上的改革。而医改如果不从体制上改革,不放开医疗市场,不彻底的打破医院垄断地位,很难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一、现在的医疗市场是假市场化。
1.假市场化的依据。“自愿交易”是市场的必要条件。首先,中国医疗机构的准入制对私人投资者实行了歧视性政策。尽管对医疗质量的管制是必要的,但是把合格的投资者拒之门外,直接违反了“自愿交易”的原则;其次,许多政策限制了医务人员的流动,即医务人员不能够按照“自愿交易”的原则去他愿意去的地方或机构行医;再次,医疗服务市场本身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医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诱导需求,病人可能会受骗上当购买一些原本不必要的服务,这也违反了“自愿交易”的原则。发达国家解决诱导需求问题的最重要途径,是在zhengfu主导下建立广泛覆盖的医疗保险制度,由保险方对医疗服务提供方进行监督制衡,控制诱导需求的发生。然而我国绝大多数人口没有被医疗保险覆盖,医疗服务市场中诱导需求的现象严重。以上证据表明,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并没有遵循“市场化”的原则,zhengfu在医疗服务提供领域的越位和在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中的缺位,造成了一个充满缺陷的医疗服务市场,由此导致“看病难,看病贵”也并不奇怪了。
2.假市场化的结果导致行业垄断,进而引起服务质量不高和看病难看病贵。假市场化是看病难看病贵的罪魁祸首。
二、真市场化不会引起价格上涨,反而可真正的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有人认为实行市场化后,医疗机构将以经济利益目标,这将导致医疗费用进一步高涨。这种说法缺乏根据。
1.在市场交易中,人人都以经济利益为目标。市场机制的奇妙之处正是:自利的人们的自利行为,导致了互利的结果。正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的那句名言:“我们所盼望的晚餐,不是来自于屠夫、酿酒商或面包师的仁慈,而是来自于他们对自己利益的关心。”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亚当·斯密的那句名言在医疗服务领域也是适用的,关键要看是否建立了必要的机制来保障“自愿交易”的实现,即是否真正的“市场化”了。
发达国家医疗服务市场化的经验主要可以概括为三条:(1)建立广泛覆盖的医疗保险制度,通过保险方监管,缓解诱导需求问题;(2)医疗服务行业向私人开放,让合格的投资人自愿进入市场;(3)医务人员作为自由职业者自由流动。这三项制度建立后,这个充满特殊性的医疗服务市场,就会趋向于实现供需双方的“自愿交易”,帕累托优化也就有望实现了。
当然,我们也承认某些时候私人服务市场可能无法到达某些地区,或者无法提供某些必要的服务项目,这时zhengfu应该及时补位,直接提供服务。
2.市场是最公平的,也只有市场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需求。计划经济时期,浴池由zhengfu兴办。一个大城市5家浴池,一方面是百姓排大队洗不上澡,另一方面家家浴池亏损。zhengfu不堪重负,企业百姓怨声载道。市场化后,这个城市兴办2000余家高中低档浴池,百姓洗澡不再难,家家有盈利,zhengfu有税收。医疗卫生是个特殊行业,有何特殊?民以食为天,医疗卫生还能大过这个天?粮食供应市场化,天没有塌下来,百姓吃饱了,社会更和谐了。
市场就是竞争,竞争势必带来提高技术、提高质量、强化服务、降低费用。这能否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3.资金是趋利的,市场才是资源配置的高手。如果市场化了,还有高利润的话,必然吸引大量资金进来参与竞争,竞争的结果自然是价格趋于合理,必然是收费与质量和服务挂钩,自然是高质量的优质服务。病人的选择广了,医院如果没有病人,那就只有关门!现在医院存在的那些拿红包吃回扣大处方大检查等zhengfu很难管好的事情,医院自己都会管好了!zhengfu为什么就喜欢瞎操心呢?并且老是费力不讨好呢?
总之,医疗服务市场化应该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条途径,但是市场化离不开zhengfu的培育。
三、当前医疗卫生领域的现状。
因为当前不合国情超前的卫生法和不合时宜的医疗体制,再加之zhengfu过多的干预,致使医疗行业的开放性和公私医疗机构间的公平性最差,限制了社会办医的发展,从而使部分医院处于垄断地位,最终引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 国有医院虽为国有,实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2. zhengfu对市场的干预太多,“重许可,轻监督”。虽说是医疗市场化多年,可实际上呢?民资、外资根本进不来!zhengfu严格控制下,即使少部分进来了,大部分也是小规模的、不规范的甚至是专看性病、乙肝、癌症的江湖游医。甚至有的社会办医因受到不公待遇不堪重负胎死腹中。经济发展了这么多年,人口增加、老龄化、生活水平提高等等,这必然带来医疗需求的大幅度增长,而我们的医疗资源甚至在本来就不足的情况下却没有同步增长,医疗资源处于严重的匮乏的供不应求的状况,出现上述不正常现象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3. 当前假的医疗市场化,那是无本万利的生意,而且借着国家的强制力,无人敢去竞争。国家医院之间的竞争,那基本上可以化为垄断者的共谋。真正的医疗竞争,是拿自己的钱去冒险的,每个人是要通过自己医术和医德来吸引病人前来就医的。可以说,没有哪个行业会像医院那样如此看重口碑。
4. 当前的政策是压制真正的市场化医疗,而放任假市场化医疗对百姓的盘剥。看到了假市场化的危害后,不是让真市场化医疗出台,而是重新回到医疗体系国家大一统的状态。
5. 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现在的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担当着医院经营、医生公会、行业管理、公共卫生等多重角色。
一个企业,同时承担本行业管理,它会做什么?垄断。如何达到垄断的目的?排除异己。如何积累垄断资本?淡化公共角色。垄断的结果是?质次价高。
地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为了保障自己经营医院的利益,势必限制社区医院、门诊,个体诊所的发展,势必限制行业就业规模。大学毕业,到哪,哪不要,又不允许自己开业。一个医生占人口比例极低的国家,却让大量的执业医师闲置。这是否是老百姓看病难的主要原因?这是否是老百姓看病贵的主要原因?
乙肝病毒携带者,占总人口10%,这是医疗技术的落后,还是公共卫生的缺失?
6. 非营利性医院不平价而是高价,“非营利性”是掩耳盗铃,还是欺诈百姓?大部分情况是营利性医疗机构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收费低,非营利医疗机构享受着国家的忧惠政策却收费高。
平价医院的资金谁出?zhengfu出,zhengfu已经建了那么多的非营利性医院都成了追逐经济利益的机构,谁能保证今日的平价医院不是昨日非营利性医院?医院出,经济效益挂帅的医院会约束自己不去营利?患者都去了平价医院,那么,“非营利性”医院怎么生存?平价医院可以用较少的费用治病,其他非营利性医院也可以做到,那么,为什么允许非营利性医院提高收费?平价医院医务人员的薪水从哪来,自己挣,那他会不去营利?zhengfu发,那医生就是公务员,平价医院就是zhengfu机关,那这个平价医院不会去垄断经营?显然,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典型的西医人思维。平价医院除了再浪费一些国家的钱,还会有什么结果? 削了公共卫生的左脚,锯掉了流行病学的右腿。使诺大个国家没有医疗救助体系,对医源性、药源性疾病高发生率、高死亡率监管不利,搞出个营利非营利哄骗患者。又怕外资占了医疗市场,又怕民营抢了地盘,又怕自己的医生外流,又怕个体医生抢了饭碗,就是不怕百姓健康无保障,就是不怕zhengfu承担不起。
7. 发展社区医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不现实。1.社区医疗人才要全科医师,但当前各医学院校没有开设这课程。这要求不现实。2.社区虽然现在各地建了好多,但就是再重建一些也远远达不到患者出出门就能看病的要求。无法解决看病难。3.现在很多社区医疗还是垄断医院开办的医疗服务站,没有市场竟争,看病的价格还是高的。解决不了看病贵。4.从现在建的社区医疗来看,是和乡镇卫生院一样是被闲置的,是重复建设。现在的社区医疗服务站,看来只是政策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罢了。5.目前发展社区不切中国实际。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无法解决。
8.新农村合作医疗也不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地方套国家的钱,参合人员看病受限,看大病花了很多钱,去报的时候却补报了一点点钱,并且医院明知道是参保的人,于是就多收点钱。结果病人花的钱还是一分不少,有的甚至比没参合还花的多。并且只有定点医疗机构才可报销,农民自己想去的医疗机构却因不能报,所以剥夺了患者自由就医权。农村合作医疗还有别的很多的问题,我在些不一一说了。总之新农合,国家花了不少钱,而农民没有得到实惠,中央的钱却跑到了地方。所以新农合也并不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9.社区医疗和新农合实质就是强迫参合参保人员去自己并不一定想去的比非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又贵的得了大病又报不了多少的定点医疗机构看病。
10.中医这种“简便验廉”的医疗保健服务处于内冷外热的局面。当前中医即将灭绝。
11. 不真正开放医疗市场从体制上解决问题,光靠单纯的药品降价想来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是治标不治本。
12. 医疗卫生领域的市场开放性最差。
13.医生不是自由择业者。法律规定,在一定的条件下,执业医师可以开办医疗机构。但很多地方zhengfu,从维护国营医院利益出发,限制个人开办诊所。医生是自由择业者,但有几位小医院或民间的高素质医生被招进了大医院;又有几位大医院低素质的医生被踢出大医院?大医院的副主任医师,仅仅是助理执业医师;小医院永远不会有主任医师这个职称等着你。
14.国家对于医生从各方面都进行严格的要求与限制,并且还是不让马儿吃草还想让马儿跑。
15.新闻媒体丑化医生形象,不报道一些积极向上的,使医患关系更紧张。
16.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猛管。一方面,百姓缺医少药,另一方面限制执业医师依法就业;一方面,对农民承包科室视而不见,另一方面,限制医生医院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一方面,对游医骗子巫婆神汉不管不问,另一方面,限制执业医师依法自由择业;一方面,对虚假广告不闻不问,另一方面,搂着广告审批权不放;一方面,高谈阔论药品虚高,另一方面,控制药品招标权力,使药价只升不降;一方面,研讨以药养医,另一方面,主观限制诊疗费用;一方面,养活了高价回收药品的行当,另一方面,干预公费报销权限;一方面,盲目投入高精尖、高大全,另一方面,就知道伸手向国家要钱;
……
削了公共卫生的左脚,锯掉了流行病学的右腿。使诺大个国家没有医疗救助体系,对医源性、药源性疾病高发生率、高死亡率监管不利,搞出个营利非营利哄骗患者。又怕外资占了医疗市场,又怕民营抢了地盘,又怕自己的医生外流,又怕个体医生抢了饭碗,就是不怕百姓健康无保障,就是不怕zhengfu承担不起。
四、怎样形成医疗行业百花齐放的真市场化。
1.首先将少部分垄断医院实现真正的国有(保留部分医院真正的国有公立,让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去市场上竞争。如果公立医院真的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服务,那么,竞争就会迫使私立医疗不能过度地降低医疗质量。从而起平衡市场作用并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还可搞医疗科研),其余的垄断的国有医院改制为民营,外资等,然后放宽条件再大力扶持和发展多种形式社会办医,使形成有竟争实力的多个团体,并建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公平合理的人才聃任制,人才自由流动,打破医院人才垄断,最终打破医院垄断,培育形成真正的自由公平竟争的百花齐放的市场。
2. 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扩大全科医师的内涵,建设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师队伍(中医师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全科医师。不要总以为只有符合国外定义的全科医师标准才是全科医师,不要老以为外国的全科医师就是最好的全科医师),大力发展中医,充分利用当前闲置起来的乡镇卫生院和个体医生就可解决了(关键是看zhengfu怎样利用了)。 不必搞重复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农村合作医疗。
3. 其中闲置起来的乡镇卫生院和依法设立的个体医、乡医、加之社会办医可以替代现在也被闲置起来的实际上还是处于垄断医院办的社区医疗服务站的职能。这是当前最现实可行的路。
4.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医医疗保障体系。
5.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视同仁免征各种费用,使其专心行医,治病救人。取消各种各类定点、特权医院,一视同仁。
6. 而zhengfu要做的就是要培育市场、让市场更合理,减少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加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调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使之共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医疗需求。zhengfu不要过多的干预市场,改变“重许可,轻监督”的局面。
7.把医疗保险市场化,由保险公司承担。
8.弱化医疗卫生管理部门权力,主抓公共卫生体系、流行病调查体系、医学情报体系、传染病预防体系、战争与自然灾害应急协调体系、非法行医监管体系。
9.根据中国国情全面放开,免税扶持,具有覆盖面最广阔的门诊,诊所。医疗是实践学科,而个体医从事多年都是全科,所以从医多年的个体医生比分工精细的医院从事五年的国家执业医师更有资格从事个体医生。
10.健全医疗卫生人才自由流动机制,使医生成为自由流动的市场人。
11. 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医。中医集临床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身,中医药具有易于普及和“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的医疗模式,能够为民众提供“简便验廉”的医疗保健服务,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将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医疗保健模式。
总之不切当前中国实际的模仿国外的社区,忽视中国现有的乡镇卫生院和个体医生,不重视中医,不真正放开医疗市场,医改很难成功。
扩大全科医师的内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全科医师队伍,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改道路,建立中医医疗保障体系,大力宣传中医,发展中医,普及医学知识。
总理啊 我住在偏远的北方城市、住着四手以上的小房子、骑个二手的摩托车、娶个二手的媳妇,还总跑。工作有今天没明天、社保没有、医保没有、老爹老妈身体还不好,都快到不惑之年了 都不敢要孩子。您说我啥时候能活...——评[温家宝: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感人的东西尽量少一点,合理合法的东西尽量多一点——评[温家宝: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谁能保证这个孩子的病能治愈?若是不能那不是害了孩子吗?一个姑娘终身挂个粪代?走到哪都让人烦?那还是人达的日子吗?并且还有其它的病,终身不能劳动,那个时候谁去照顾这个孩子,那个家庭为了治好这个孩子得花多...——评[志愿者夜救无肛女婴续 家人强接病婴回津引质疑]>>
呵呵,评论很现实,但不是三成,基本是没有考勤劳致富的!如果按劳分配,富豪们等几万辈子才能赚到那么多钱啊!一查一个准,在中国,劳动力不值钱!不黑、不狠、不骗、不贪、不腐能致富吗?——评[中国财富向少数人高度集中 凭劳动致富者仅三成]>>
嫖娼的后果啦!! 不怕得艾滋就也要不怕家庭破裂!! 不过打老人就不对了!——评[丈夫嫖娼忘穿内衣裤露馅 妻子怒赶公婆出门撒气]>>